如何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采取机构、社区和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街道(乡镇)残联协同训练机构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和家庭,筛选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长配合的7岁以下和部分18岁以下非在校智力残疾儿童作为训练对象,并组织安排其进入承担任务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对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制定个别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并按评估标准对训练对象的康复训练效果逐次进行初次、中期和末期评估,建立康复训练档案,认真填写训练纪录,并妥善保管。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残健融合的幼儿园等机构,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并建立个别化的康复训练档案。在社区家庭,街道(乡镇)残联组织特教老师、妇幼保健医生,利用附近特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员和设备设施,对确定的训练对象进行运动、言语、感知、活动、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训练,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建立社区康复训练档案。
相关文章
- 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
上一篇: 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