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四肢可保护心脏
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是缺乏运动,在同一环境里生活的人,经常坐着不动的,患冠心病比经常活动者高出2倍,反复拍打腿部和手臂,能刺激局部的肌肉组织,改善代谢,有利于血液迅速流到各支血管及毛细血管中,可保护心脏。
简单拍打四肢 保护心脏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公园里,晨练的人们常会做着一个动作,就是不停地拍打四肢。一般认为,这也就是活动活动筋骨,其实,它还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对四肢进行拍打,是在利用中医按摩手法中的叩击类手法进行自我保健。”
北京医院针灸按摩科副主任医师郑志坚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通过反复拍打腿部和手臂,能刺激局部的肌肉组织,改善代谢,有利于血液迅速流到各支血管及毛细血管中,使四肢各个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温度,从而疏通筋骨,缓解四肢酸痛、抽筋等。
同时,通过击打上肢的内关穴等,也能疏通经络,对心脏等器官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拍打胳膊时,左臂垂直放松,右手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从上到下或从下向上反复进行拍打,用力适中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
也可以用拳背、掌根为着力部位,进行击打。两臂交替进行,做50—80次。对腿部可以用相同的手法进行拍打。此外,双脚交替踢打腿肚子也是保健的一种方法。
一腿支撑地面,用另一腿的脚面踢打支撑腿的腿肚子,能够刺激到小腿上的两个穴位,其一是承筋穴,位于小腿后面,腓肠肌两肌腹中间,主治痔疮,腰腿疼痛;其二是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主治小腿肚抽筋、脚部劳累、便秘、腰背痛等。
两腿交替进行,做80—100次,长期坚持,即可达到相关功效。平衡性较差的老人要防摔跤,可手扶支撑物或采取坐位等。
(责任编辑:吴金妹)
相关文章
- 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