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杀手—脑卒中,并非“卒”不可防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在我国,每年由于脑卒中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十分巨大,预计超过100亿元,给社会与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卒中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早期识别处理是可以预防卒中发生,减少卒中致致残致死率的。这里就通过答疑形式对大家科普一下脑卒中相关知识:
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是否可防可治?
答: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
不可干预性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饮酒、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大部分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此外还应重点注意以下4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遵医嘱按时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3.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口诀是一种适用于民众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脑卒中,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4..哪些人需要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
原则上,年龄超过40岁的人都需要进行筛查。
5 .脑卒中高危人群需做哪些方面的筛查?
一般筛查:询问是否具有某些对脑卒中有严重影响的高危因素并记录,以及实施与脑卒中相关的专业医疗检验检查并记录结果,包括患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流程,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总之,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大家一定能远离脑卒中!
相关文章
- 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