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件小事为孩子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

    老师家长该如何甄别孩子

    -生理变化

    -情绪变化

    -行为变化

    -学业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为孩子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制定一个平衡学习、休息和娱乐的合适计划,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另外,坚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锻炼,跑步、跳绳、球类等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健康作息和坚持锻炼不仅能促进人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还能减少焦虑,改善情绪,保持积极状态。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情绪波动。家长应引导孩子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教会他们通过深呼吸、画画、写日记或与家人分享等方式来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知道每种情绪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放下手机,尽量多抽一些时间去陪伴孩子,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的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一起陪伴的过程中,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亲人间的亲密感以及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父母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成人是友好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我是被祝福的。

    -经常给予孩子表扬与肯定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请家长先冷静下来,允许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学会觉察和调节情绪。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及时觉察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合理宣泄情绪的榜样,做孩子的知音,成为孩子的朋友。

    -及时发现异常,有需要及时就诊

    当孩子的种种反应,已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时,我们应考虑及时咨询心理教师或专家,寻求专业帮助以获取心理疏导和支持。同时,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因为守住孩子的生命与健康比分数要紧得多。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