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作用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邢岩 崔丽英

    【摘要】:近 几年的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增强脑缺血耐受,对缺血后再灌注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rTMS能促进脑梗死后患肢运动、 语言、时空间忽略、学习记忆等功能的康复及抑郁情绪的改善,经颅磁刺激(TMS)还可客观地反映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病情判断和预后 评估的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再灌注运动功能失语卒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617)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经 颅磁刺激(TMS)是Barker于1985年创立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检测方法,因其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很快得到临床应用。重复经颅 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1992年在T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能影响局部和远隔皮。。。相关文献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SK200701018.htm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系统文献回顾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网] 收藏推荐

    急性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76%,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脱水或噎呛致死等严重后果[1]。因此,对卒中患者 的管理应采用多学科的管理方法。但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治疗措施均缺乏循证医学基础,需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来证实其效果。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无痛的神经干预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运动皮质可塑性、精神心理、卒中康复等各方面的研究中,具有 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些年来,已有研究对rTMS在吞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试验[2-3],但由于各研究在试验设计、纳入与排除标准、干 预与对照措施、rTMS的治疗方案、观察的结局指标等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2-5]。目前,国内外尚未检索到针对 rTMS在卒中后吞咽功能康复作用的系统文献回顾及Meta分析。笔者旨在通过系统文献回顾及Meta分析评价rTMS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 果。1......(本文共计7页)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NXGB201405009.html

    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陈海 贾建平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失语症重复经颅磁刺激语言障碍患者治疗皮质兴奋性语言功能区域
    【分类号】:R743
    【正文快照】:

    1865 年,法国外科医师Broca做尸检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语言中心———运动中心和感觉中心,均在左侧大脑皮质。大约有1/3的神经科患者出现失语症状 [1]。但目前除语言康复训练外,还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一种患者容易耐受、无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XGB200702010.htm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2年05期

    加入收藏投稿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芳 王晓明 詹成 杨玲 王寅旭 孙祥荣 赵晓琼 黄慧 胡建秀

    【摘要】:目 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左半球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右利手的患者 24例,经ABC失语检查表评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2)。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语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 low-rTMS治疗。rTMS治疗方法:频率1Hz、强度为运动阈值的80%、部位为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10个序列、序 列间隔120s,共10d。两组治疗前、疗程后2周、疗程后2月和疗程后6月均行汉语ABC失语检查表语言评分评价其语言功能。两组各选取8例患者在治疗 前、疗程后2周行磁共振波谱(MRS)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检查,分别检测脑代谢和脑血流改变。结果①ABC评分结果:疗程后2周、 疗程后2月、疗程后6月治疗组其值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②SPECT结果:两组治疗前和疗程后2周左额下回缺血灶明显大于对侧镜像区;疗 程后2周治疗组左额下回缺血灶明显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其摄取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MRS结果:治疗前两组Broca区出现明显的倒置双乳酸 (Lac)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NAA/肌酸(Cr)值均比对侧镜像区明显降低(均P0.05),而胆碱(Cho)值则升高 (P0.05);疗程后2周治疗组的NAA和NAA/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ho值比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1 Hz、rTMS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且此治疗是安全的。语言功能改善,推测可能与低频rTMS刺激健侧语言区通过远隔效应增加了局部语 言区的血流量和脑代谢,抑制右侧半球的兴奋性有关。

    【作者单位】: 四川攀枝花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川北医学院神经疾病研究所;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失语治疗
    【基金】:2012年卫生部临床研究课题(1c20120709)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 梗死是神经科最常见、多发、高致残性的疾病。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的发病率高达21%~38%[1]。多年来,失语的治疗以药物、语言康复、理疗等为主要手 段,但疗效不佳或难以肯定。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在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ND201205006.htm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豆瓣网] 收藏推荐

    失语症(aphasia)系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及相关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导致失语的原因较多,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的发病率高达 2l%~38%[1]。多年来,失语的治疗以药物、语言康复、理疗等为主要手段,但疗效不佳或难以肯定。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在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其对刺激局部或远隔区域神经功能有干预或调控作用,现己用于多种神经 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近年研究表明,rTMS在失语康复方面具有巨大潜力[2-3]。本研究主要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ow-rTMS)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7 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Broca’s aphasia,BA)患者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例,其中男......(本文共计6页)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zhnd201102005.html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