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失眠,怎么就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了?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3亿人存在睡眠困扰,长期慢性失眠会导致机体出现疲惫、注意力异常等问题,同时给躯体也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如患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认知功能异常等问题比例升高。在我们的日常诊疗工作中,也常常有患者主诉自己存在失眠问题,但经过详细的精神科问诊以及心理测试后,我们发现患者的失眠问题仅仅是伴随症状,不是问题的根源。

    那么,失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失眠可能以症状(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综合征(例如,每周至少出现3晚的睡眠困难以及相关的日间功能受损),或障碍的形式出现(例如,临床医生的判断)。

    ●再次,作为一种疾病,失眠具有异质性,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病因。最后,失眠的严重程度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那么,我明明就是睡不着,怎么来到精神科就诊后,却说我有精神疾病呢?

    既然焦虑症和抑郁症都会引起失眠,那我们如何去判断我是什么问题导致的呢?

    ●第二,抑郁和焦虑的失眠类型略有区别:抑郁症更多的是早醒,而焦虑症更多的是入睡困难。

    针对失眠,我们又有哪些策略应对呢?

    常有患者主诉说我最近睡眠很差,但是根据周边人反映其入睡后,呼喊其名字也未能叫醒。此时,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建议完善呼吸睡眠监测检查。这个检查的好处在于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失眠问题以及哪部分睡眠存在异常。

    此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问题以及是否因为其他精神科疾病导致的伴随症状,明确后可适当使用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也有一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那我们则推荐进行CBT-i(睡眠认知行为治疗),根据此疗法逐步调整睡眠问题,但需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

    ●睡前尽量不玩手机,远离电子产品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

    ●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兴奋和过于悲伤都对睡眠不利

    ●温水泡浴、擦浴或足浴、饮温牛奶等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深睡眠时间

    愿大家每晚都能睡一个好觉,每天拥有好心情!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