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医疗企业接连实行私有化
2015年6月4日,迈瑞医疗对外宣布企业计划以30美元的价格从其它股东受众收购流动股份,从而推动企业的私有化。两个月之后,无锡药明康德在8月14日宣布已经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在内的团队达成了协议,将以3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股份的收购。而早在这两家企业之前,先声药业、三生药业以及同济堂等多家医药股纷纷通过私有化退市。
轰轰烈烈的退市潮在医药行业愈演愈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业内专业人士表示,中外资本市场估值的差异是造成本土医疗器械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如今国内医药产业保持相当迅猛的发展速度,本土资本市场给予医药企业的估值普遍较高,而在国外资本市场,它们则并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药明康德是国内最大的cro企业,2014年该企业创下了6.7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以及1.12亿美元的净利润,然而企业的市值却只有30.28亿美元,市盈率只有27倍。而规模远远比不上药明康德的泰格医药,在创业板上市之后,尽管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只有药明康德的六分之一,可是市值却一度达到了250亿元,市盈率也高达97倍,将药明康德远远甩在了身后。迈瑞医疗、先声药业、三生药业等相继退市的企业,也面临着跟药明康德同样的问题。
尽管一直以来迈瑞医疗与药明康德都是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但是长期被低估的市值可能会造成企业融资能力的减弱,因此这些企业才下定决心通过私有化退市。对于大规模医疗器械来说,资本市场的支持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毕竟在相同的业绩下,只有获得了较高的估值,企业的并购能力才会有所增强。在整个医疗行业进入并购高峰期的时候,本土医疗企业纷纷选择私有化回归,也就不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了。
相关文章
- 这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抑郁信号2025-09-23
- 语言发育迟缓和自闭症有哪些区别?2025-09-23
- 强迫症有哪些心理治疗方式?2025-09-16
- 大笑疗法降低焦虑2025-09-16
- 人为什么会在“社交压力”里内耗?...2025-09-09
- 一到换季就失眠?4个科学方法,助你...2025-09-09
- 反复偏头痛,莫名得中风?可能是心...2025-09-02
- 春季脑梗易复发2025-09-02
- 困在思维牢笼?“三管齐下”破解强...2025-08-26
- 关键时刻能救命!脑卒中症状识别与...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