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怎么回事?这常见的7大诱因需警惕,早知道早预防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份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

    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脑血栓的诱因有哪些

    01

    血管壁病变

    血管壁病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先天性异常、中毒、动脉壁损伤等病症,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02

    血液粘稠度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很容易出现病变,使血管内膜变得粗糙,大量血小板依附在血管内膜上,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血栓。

    此外,血液中的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增加,也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降低血液的流动速度,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03

    凝血机制异常

    患者的血液出现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都会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04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流量、血压出现异常会引发脑血栓。此时,如果患者的血管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如狭窄、调节功能失效等,就会加重大脑供血异常,从而引发脑血栓。

    0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大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血管狭窄、血管表面凹凸不平,进而引起血压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从而形成血栓。

    06

    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会引发患者血压升高,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07

    其他因素

    颈椎病、肿瘤等情况会压迫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大脑局部出现栓子,也会使血管受到压迫,从而诱发脑血栓。

    治疗脑血栓,请记住这3点

    1.药物治疗。发病后立刻就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保护脑细胞。

    2.手术治疗。小脑梗死脑干受压患者、已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并伴有严重的脑水肿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可挽回生命。

    3.康复治疗。手术后,患者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康复治疗,进行功能训练可最大程度的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脑血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01
    保证足量饮水
    饮水不足则血液粘稠度会增高,体内囤积的废物也难以排出。

    晨起空腹饮一两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管扩张,避免血栓的形成。

    02
    适当选用一些预防脑血栓形成的食物
    大蒜、洋葱、番茄、韭菜、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香瓜、草莓、柠檬、葡萄、菠萝、鲑鱼、鲭鱼、沙丁鱼等,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03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