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要素导致抑郁症低就诊率

       1、病人因素 不少病人由于害怕社会的歧视,刻意掩盖或否认病情,增加了诊治困难;同时,担心只要到专科医院治疗,别人就认为自己是精神病,被人看不起,因而即便已经确诊为抑郁症,仍然不愿到专科医院治疗,而去寻求通科医生或者中医治疗,导致疾病迁延不愈,何况通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非常低。患者对抑郁症药物治疗误解,很多患者认为抑郁药物不能吃,越吃越傻,会终身依赖,因而不愿就诊服药。

      2、环境因素 首先,公众对抑郁症存在一定的误解,许多人认为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自己调整心情就可好转;其次,公众对抑郁症的歧视依然存在,部分公众认为抑郁症是精神有问题,有的企业甚至会辞退抑郁症患者,使患者羞于承认,并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再次,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不足,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有了抑郁症状浑然不知,以致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才去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期;

      3、医生因素 综合医院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率较低,目前超过一半的焦虑抑郁患者会寻求非精神科医生就诊,而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导致只治疗躯体症状疾病,而忽视抑郁症的存在。

      4、家庭因素 不少家庭成员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认为抑郁症只不过是心情不好而已,不愁吃不愁穿,只要跟亲朋好友聊聊,换个环境散散心,出去旅游可能会好,何必进医院; 家庭经济困难和缺乏有效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也是影响患者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

      5、疾病因素 影响抑郁症低就诊率的疾病因素主要有自知力受损。抑郁症病人与其他内科疾病患者相比,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病中的表现以及个性在病前病后的改变丧失批判认识能力,而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抑郁症病人都是自知力良好的。抑郁症患者自知力缺损发生率在70%左右,虽然低于精神分裂症的90%以上,但也说明自知力缺损是抑郁症的高发症状,具有临床价值,自知力受损使患者不愿及时就诊。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