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引 言


    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脑卒中在致死性疾病中已跃居首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虽然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了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项新兴的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效果。



    研究背景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无创治疗方法。它通过向大脑施加快速变化的磁场,激活相应区域的皮质及皮质下神经元轴突,从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由于其无创、无痛、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的特点,rTMS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康复研究中的热门治疗手段。


    1.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简介

    • rTMS是在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磁刺激技术。

    • 通过颅外组织无衰减地传递磁场,激活皮质神经网络。

    • 具有无创、无痛、不衰减、直接作用局部、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特点,近年来在康复研究中迅速发展。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频rTMS治疗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并评估其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安全性。研究选取了7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治疗组(n=3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额外接受健侧M1区低频rTMS治疗,每日一次,共20天。通过Fugl-Meyer评分(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Berg评分来评估治疗效果。


    图片


    2.1研究对象

     • 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遗留后遗症,经CT或MRI确诊,病程2-12周,年龄30-70岁,偏瘫侧肢体肌力0-3+级,无严重病史等。

     • 排除标准:有严重认知及交流障碍、戴有起搏器或其他植入设备、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有癫痫病史等。

     • 分组: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治疗组(n=36),两组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2实验方法

     • 常规治疗:两组均接受,如电动起立床、等速肌力训练、高压氧、PT、OT、关节松动、针灸、低频电治疗等。

     • rTMS治疗:治疗组接受健侧大脑M1区低频(1Hz)磁刺激治疗,强度0.8-1.2RMT,刺激8-10s,间歇2-5s,总刺激数1000次,时间20-30min,每天1次,连续20天。


    2.3疗效评定

    • FMA:评估肢体功能,包括上肢和下肢运动评分。

    • FIM:评估功能独立性,包括自理活动、括约肌控制、交流、转移、行进、认知等。

    • Berg量表:评估平衡功能。

    •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研究结果


    3.1FMA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显著升高,但治疗组评分(特别是上肢评分)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FMA评分(39.25±24.88)显著高于对照组(26.90±21.46)(P<0.05)


    3.2 Berg评分:

     Berg评分治疗组(15.13±12.85)显著高于对照组(8.73±10.11)(P<0.05),表明低频rTM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3.3FIM评分:

    有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升高,组间差异为(P>0.05 )。


    3.4安全性:

    治疗过程中无头痛、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图片



    讨论与分析


    4.1 rTMS的原理与作用机制:

    rTMS基于法拉第电磁原理,通过快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激活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神经元轴突。

     • 低频rTMS(≤1Hz)抑制大脑皮质兴奋性,高频rTMS(≥5Hz)提高皮质兴奋性。

     • 卒中后两侧大脑半球间抑制平衡被破坏,rTMS可调节半球间抑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2  rTMS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rTMS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在脑卒中康复中显示出潜力。

     • 研究表明,rTMS对上肢功能恢复,尤其是手的功能恢复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4.3  rTMS的安全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rTMS治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 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不同频率rTMS的治疗参数及其对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rTMS能显著提高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尤其对上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此外,研究还观察到rTMS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同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总结与展望


    随着研究的深入,rTMS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频率、不同刺激参数的rTMS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其在不同卒中类型、不同病灶部位患者中的疗效差异。同时,还需要进行更大样本量、更长期的观察研究,以全面评估rTM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 语


    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手段,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rTMS将为更多卒中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和福音。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

    赵晓琳, 刘天龙, 周禹鑫,  张立新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ul. 2018, Vol. 33, No.7.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版权声明: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