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中风如何来急救?

       34℃,35℃!连日来,高挂黄色甚至橙色高温预警。暑热袭来,人体汗多、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加上不当使用空调,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容易发生中风,应提高警惕。神经科专家提醒,中风发生后,抢时间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中风急救谨记一句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1、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增加中风危险

      在许多人看来,寒冷的冬季才是脑卒中(中风)的高发季节,夏天没事,其实不然。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并不安全,中风依然“如影随形”。神经内科专家提醒,盛夏出汗多,体内缺水、血液过黏,加上不当使用空调,这些不良因素均会增加中风的发生率。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2℃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身体内环境容易缺水,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这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会增加血栓的形成乃至中风的发生几率。

      另外,在临床上,专家还发现,不少患者发生中风与使用空调不当有关。盛夏使用空调避暑的情况比比皆是,室内外温差过大,对于老年人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就是个很难把控的外来因素。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死。

      2、3小时,救治的“黄金时间”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介绍,脑中风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其中脑梗死占60%-80%。脑梗死(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栓子堵塞血管,使得血流堵塞而造成的。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对于脑梗死发病3小时内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解血栓,使得闭塞的脑血管再通,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王拥军强调,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急性缺血性中风发生后,缺血区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