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脑卒中,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做错后悔一辈子!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它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目前人类疾病3大死亡病因之一,就算是幸存下来,也会留下诸多的后遗症,要么偏瘫,要么失语,不能说话,要么失明,看不见了......反正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脑卒中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脑卒中康复领域,德国模式是公认的国际领先标准,德国康复模式强调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务必抓住“早”“少”“高”“多”四个字。
1
时间越“早”越好
卒中后8-12周是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快速恢复期,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在这段时间里能重塑大脑神经网络,也是身体各项机能重新恢复工作的绝佳时机。根据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2018-2019年度康复临床调查发现,发病后0-6个月内入院的患者,早期巴塞尔指数改善率达到了78.6%,也就是说越早进行规范的训练,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康复永远都为时不晚,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康复。
2
帮忙越“少”越好
一些患者罹患卒中之后,家属认为患者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要卧床休息,不能进行锻炼,以静养为主,于是更衣、刷牙、洗脸、进食、取物等日常生活活动都依赖别人完成。实际上,他人提供的帮助越多,患者自身得到的锻炼就越少,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在生活中,不要帮助患者把事情全都做了,而是要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独立穿衣服,独立吃饭喝水,独立洗脸刷牙等,这不仅仅能加速患者的康复水平,还能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3
参与度越“高”越好
在生活中,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患者本人,都认为患者的身体状态比较虚弱,需要照顾、休息,日常生活交给家属,康复也完全寄希望于医疗团队。
其实,这样并不是正确的,要知道主动康复比被动康复做起来会更加的好,即便是非常优化的康复方案,也只占治疗重要性的50%,另外50% 需要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保持主动性,持续性,激励状态,只有患者主动的参与进来,康复才能事半功倍。
4
关注越“多”越好
除了要注意这三件事,卒中患者和患者的家人还有一点要格外的注意,就是要关心自己和患者的情绪,因为卒后抑郁的发生率非常的高,在40% ~ 50%之间,意思就是有一半左右的卒后患者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相关文章
- 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