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健康: 春天到了,一起放风筝吧~
每逢春季来临,草长莺飞,在郊外总有不少人放风筝。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它既能锻炼身体,又是一种极佳的养生之道。
将放风筝作为一种康复疗法,古已有之,史书《续博物志》上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人们踏青放风筝,沐浴明媚的春光,舒展筋骨。
让身体随放飞的风筝不停地移动以活动四肢百骸,使冬天久居室内气血积郁、内热较大的人,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吐故纳新,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可获得消除积热、祛病健身的功效。
同时,放风筝时,双眼极目蓝天,远望风筝千姿百态的飞行动作,还可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对改善视力、预防近视有较好的效果。
放风筝时,要动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部位,使全身都能够得到锻炼,譬如当风筝上升、倾斜时,就需要奔跑、拉线、左右摆动等肢体活动。
此外,放风筝还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当放飞者全神贯注地放风筝时,大脑高度集中,心无杂念,胸中的种种忧愁自然也会消散于万里晴空中。
据报载,近年来有些医院、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过度疲劳、视力减退、健忘失眠等症,均收到了良好的功效。
但是,老人放风筝一定要适度哦!
人过中年,颈椎间盘多少都会老化,有的会出现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压使其供血不足。放风筝时,若颈部准备活动不充分,头颈较长时间的后仰姿势会使原本就存在的椎动脉受压和痉挛加重,严重时可造成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眩晕、站立不稳,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放风筝前要做5至10分钟的颈部准备活动,如仰头、低头、左扭头、右扭头等。放风筝时,每隔30至40分钟应休息5至10分钟,缓解颈部疲劳。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颈椎病者,放风筝时更要保持头颈部相对稳定,避免运动幅度过大和突然迅猛转头。
相关文章
- 全面认识老年心理健康与科学应对策...2025-07-08
- 大脑会“生锈”!叶酸真的能帮老人...2025-07-08
- 八个步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驾...2025-07-01
-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早...2025-07-01
- 老年居家健康宝典:预防疾病,提升...2025-06-24
- 老年疾病早知道,健康生活更长久2025-06-24
- 脑出血后怎么康复治疗2025-06-19
- 重度颅脑损伤恢复过程2025-06-19
- 头痛反复发作?中医教你辨证调治,...2025-06-17
- 头疼别烦恼!试试中医这三招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