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解读: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研究进展

    学术解读: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研究进展

    学术解读: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研究进展

    引 言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包括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症、小脑共济失调以及认知损害。MSA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因其安全无创、操作便捷、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为MSA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治疗MSA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本文将详细分析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治疗MSA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摘 要


    多系统萎缩:一种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症、 小脑共济失调及认知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精神疾病领域。


    研究进展选取2015至2022年的12篇研究文献,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经 颅直流电刺激及中医针灸疗法在短期内对运动症状及认知损害有改善作用,但还需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及长期疗效。


    图片

    全文思维导图(可点击放大查看)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概述


    2.1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原理 :通过强电流产生磁场,调节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影响电生理活动。

    作用机制:高频刺激(>1 Hz)具有兴奋效应,低频刺激(<1 Hz)有抑制作用。 TBS模式可在较低强度和时间内产生更持久影响。

    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小脑灰质体积,改善运动和认知功能。


    2.2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原理:通过头皮上的正负电极施加恒定微电流,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兴奋性。

    作用机制:阳极tDCS增强神经元兴奋性,阴极tDCS抑制神经元活动。效应可持续1小时以上。

    优点:便携性强、不良反应少、设备成本低。


    2.3 中医针灸

    治疗原理: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

    常用疗法:针刺疗法、针灸疗法、针药并用疗法。

    特点:在中医学内归为“痿症”、“喑痱”、“眩晕”等范畴,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脾肾、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

    在MSA中的应用


    3.1 rTMS在MSA中的应用

    刺激靶点:初级运动 皮质(M1)、小脑、辅助运动区(SMA)、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

    研究案例:Chou等研究发现高频rTMS可改善MSA-P型患者的运动症状,并增强DMN、小脑和边缘系统的功能连接。

    Song等研究表明高频iTBS刺激小脑可改善MSA-C型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

    Pan等研究发现高频rTMS刺激DLPFC可短期改善MSA患者的运动、焦虑抑郁及疲劳症状。


    小结:rTMS通过磁场调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高频rTMS具有兴奋效应,可以改善MSA患者的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研究表明,rTMS能够增加小脑灰质体积,从而改善MSA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例如,对MSA-P型患者进行高频rTMS刺激后,患者的运动症状显著改善,小脑区域的激活也明显增加。


    3.2 tDCS在MSA中的应用

    刺激模式:阳极tDCS通常应用于左侧M1,阴极放置在眶上区域 ;也有双侧M1阳极刺激,非运动皮质阴极刺激的模式。

    研究案例:Alexoudi等研究发现阳极tDCS可显著改善MSA-P型患者的运动功能,且疗效持续至 3个月。

    Benussi等研究表明小脑阳极tDCS可显著改善MSA-C型患者的共济失调症状。


    小结:tDCS通过头皮上的正负电极施加恒定微电流,调节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阳极tDCS能够增强神经元兴奋性,而阴极tDCS则抑制神经元活动。研究表明,阳极tDCS对小脑和M1区域的刺激能够显著改善MSA患者的共济失调和运动症状。例如,对MSA-C型患者进行小脑阳极tDCS后,患者的共济失调严重程度和手指灵巧度得到显著改善。


    3.3 中医针灸治疗在MSA中的应用

    针刺疗法:枕三经排刺法通过改善小脑微循环障碍,促进 脑组织修复,对MSA-C型患者有一定疗效。

    针灸疗法:针灸结合疗法对MSA患者的步态、姿势不稳、静止震颤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作用。

    针药并用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辩证中草药疗法可显著改善MSA患者的运动功能。


    小结:中医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MSA的治疗中,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例如,枕三经排刺法通过刺激头枕部穴位,改善小脑功能,从而缓解MSA患者的运动症状。针灸疗法结合中药治疗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行走、书写等运动功能。


    未来与展望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为治疗多系统萎缩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些技术将在MSA的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 相关文章